汽车减震器(又称避震器)是悬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安装在车轮和车身之间,主要作用是抑制弹簧压缩或伸展时的振动,减少车辆行驶时的颠簸,提升乘坐舒适度;同时能保证轮胎始终贴合地面,增强车辆的抓地力和操控性,比如转弯时减少车身侧倾,刹车时减少车身前倾,让驾驶更稳定。
减震器的工作原理很简单:当车辆经过颠簸路面时,车身会上下振动,弹簧会被压缩或拉伸,而减震器内部的活塞会在油腔内上下运动,油腔内的液压油通过活塞上的小孔缓慢流动,产生阻尼力,从而减缓弹簧的振动速度,让车身快速恢复平稳,避免持续颠簸。
减震器出现故障时,会有明显的征兆:一是行驶颠簸加剧,过减速带、坑洼路面时,车身跳动明显,感觉像 “没有减震”,乘坐非常不舒服;二是异响,过颠簸路面时,减震器部位会发出 “咚咚”“吱吱” 的异响,可能是减震器漏油、内部零件磨损导致;三是车身倾斜,转弯时车身侧倾严重,甚至有 “要翻车” 的感觉,刹车时车身前倾明显,刹车距离变长;四是轮胎磨损不均,减震器失效后,轮胎与地面接触不稳定,会出现 “偏磨” 现象,比如轮胎内侧或外侧磨损过快。
减震器的使用寿命一般是 8-10 万公里,具体和行驶路况有关,经常走烂路、频繁过减速带,会加速减震器磨损。更换减震器时要注意:最好成对更换,比如左前轮减震器坏了,就同时更换左前轮和右前轮的减震器,因为单侧更换会导致两侧减震器阻尼力不一致,车身受力不均,反而会影响舒适度和操控性,甚至加剧其他悬挂部件的磨损;要选择和原车规格一致的减震器,比如原厂品牌或知名品牌(如 KYB、倍适登),劣质减震器阻尼力不稳定,使用寿命短,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。
平时保养减震器,要注意避免激烈驾驶,比如快速过坑、冲减速带;定期检查减震器是否漏油(减震器外壳有油渍就是漏油的迹象),发现漏油要及时更换;洗车时可以清洗减震器外壳,避免灰尘、泥沙堆积,影响减震器散热。